丹大生物助力霉酚酸個體化治療,為臨床提供精準支持
發布日期:
2024-12-12
瀏覽次數:
0

霉酚酸(MPA是一種從青霉素菌中提取的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應[1]。它通過抑制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IMPDH),阻斷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從而抑制T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1]。MPA在臨床上常與環孢素A或他克莫司等藥物聯合使用,以增強免疫抑制效果。除了器官移植,霉酚酸也被用于治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瘡性腎炎、血管炎等[2]。


霉酚酸的臨床挑戰


霉酚酸在臨床應用中遇到的挑戰主要包括個體化給藥的需求,因為不同患者對霉酚酸的代謝和反應存在顯著差異,需要通過藥物濃度監測來實現個體化治療。此外,藥物濃度監測本身也較為復雜,需要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如LC-MS/MS法,但這種方法設備成本高,操作復雜。同時,霉酚酸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其療效和安全性,需要仔細管理。這些挑戰要求醫療專業人員在用藥過程中進行細致的監測和調整,以確保移植患者能夠安全有效地使用霉酚酸。


MPA

























霉酚酸TDM的意義
1.個體化給藥

霉酚酸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在不同患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受性別、體重、種族、白蛋白水平、肝腎功能、移植后時間、基因多態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3],按照固定劑量給藥時,不同患者間霉酚酸的谷濃度(C0)可相差10倍,AUC0-12可相差5倍,而藥時曲線下面積(AUC0-12)與霉酚酸的免疫抑制療效及毒副反應顯著相關導致霉酚酸在體內的暴露水平個體差異大。因此,在臨床應用中需結合治療藥物監測(TDM)進行個體化給藥。

2.提高臨床療效和降低不良反應

國內外的移植中心建議將MPA AUC0-12h控制在30~60 mg· h-1· L-1,此治療窗范圍在新發布的MPA個體化治療共識報告中被推薦等級為(B,II)[3]。霉酚酸的血藥濃度與免疫抑制療效及毒副反應顯著相關。當AUC0-12h<30mg· h-1·L-1時,發生急性排斥反應的概率增加,而AUC0-12h>60mg·h-1·L-1時,易發生不良反應如白細胞減少癥、貧血癥,增加感染的風險等[5]。因此,對MPA進行血藥濃度檢測對其提高臨床療效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3.減少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用量

通過霉酚酸治療藥物監測(TDM),可以合理調整霉酚酸酯(MMF)劑量,使MPA-AUC0-12h達到30~60 mg·h-1·L-1,[3]通過監測MPA的血藥濃度,醫生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療效和最小的副作用,特別是在移植穩定期采用低劑量或者撤除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環孢素A和他克莫司)或皮質類固醇的方案中,通過對MPA的監測從而安全、有效地減少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用量。

4.預測血液系統不良反應

研究表明,游離霉酚酸(fMPA)濃度與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之間存在顯著性關聯,MPA游離分數與白細胞計數呈負相關[4]。白蛋白水平與MPA暴露量呈顯著正相關,而白細胞水平則與其呈顯著負相關。這意味著白蛋白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調整MPA劑量的一個參考因素,以減少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發生。MPA AUC預測MPA暴露不足和白細胞減少的界值分別為126.3 mg· h-1·L-1。這表明通過監測MPA的AUC,可以預測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的風險,并據此調整治療方案[5]

丹大生物助力霉酚酸個體化治療,為臨床提供精準支持



綜上所述,霉酚酸藥物濃度檢測對于確保移植患者安全有效使用霉酚酸類藥物、優化治療方案、減少不良反應以及個體化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丹大生物提供的霉酚酸類藥物TDM解決方案,以其高靈敏度和準確性,為臨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檢測項目

丹大生物助力霉酚酸個體化治療,為臨床提供精準支持

丹大生物助力霉酚酸個體化治療,為臨床提供精準支持

丹大生物助力霉酚酸個體化治療,為臨床提供精準支持


參考文獻:

1.?Siebert A, Prejs M, Cholewinski G, Dzierzbicka K. New Analogues of Mycophenolic Acid. Mini Rev Med Chem. 2017;17(9):734-745. doi: 10.2174/1389557516666161129160001. PMID: 27903231.

2.?Shaw LM, Nowak I. Mycophenolic acid: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to pharmacologic effects. Ther Drug Monit. 1995 Dec;17(6):685-9. doi: 10.1097/00007691-199512000-00024. PMID: 8588242.

3.?張相林.治療藥物監測臨床應用手冊 [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0.

4.?T?nshoff B. Immunosuppressants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ndb Exp Pharmacol. 2020;261:441-469. doi: 10.1007/164_2019_331. PMID: 31820175.

5.?Bolin P Jr, Gohh R, Kandaswamy R, Shihab FS, Wiland A, Akhlaghi F, Melancon K. Mycophenolic acid in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oes the formulation matter? Transplant Rev (Orlando). 2011 Jul;25(3):117-23. doi: 10.1016/j.trre.2010.12.003. Epub 2011 Apr 29. PMID: 21530217.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