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掰開吃?注意特殊藥物的用藥規范及監測!
發布日期:
2024-11-13
瀏覽次數:
0
01
新聞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引起了大家對于安全用藥的重視。據福建健康報10月18日報道,福建福州40歲的張女士(化名)有1年多的高血壓病史,用牙咬斷降壓藥,吃了大半片。最終因血壓過低意識不清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救治。原來,張女士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釋片,這種藥物1片相當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劑量。一旦咬碎、掰開、研磨服用,大劑量的降壓藥會瞬間釋放到體內導致血壓突然明顯下降。

無獨有偶,據杭州市一醫院報道,該院近期確診了一例腦萎縮病例,患者為23歲的護士小屠。小屠有癲癇病史6年多,因吃基層醫療機構提供的“散拼藥”,沒有控制劑量,導致其體內的苯妥英鈉濃度嚴重超標。苯妥英鈉是一種長期以來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抗癲癇藥物,它的治療窗相當窄。當血藥濃度超出治療窗時,就容易產生毒性反應。目前,苯妥英鈉中毒沒有解藥,?也就是說小屠的小腦萎縮是不可逆的。

類似這樣的沉痛案例一直在上演,因此對于廣大需要長期用藥特別是毒性作用大的藥物的人群最有效的防范手段就是規范用藥,不隨意改變醫囑,按時按量用藥,并配合監測體內藥物濃度,保證療效的同時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什么樣的藥物需要藥物濃度監測?


1.血藥濃度與藥效關系密切的藥物。



2.治療指數低、毒性反應強的藥物(地高辛、茶堿、抗心律失常藥、氨基甙類抗生素、抗癲癇藥、甲氨蝶呤、鋰鹽等)。



3.有效治療濃度范圍已經確定的藥物。



4.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特性的藥物。這些藥物在用到某一劑量量,體內藥物代謝酶或轉運載體發生了飽和,出現了一級和零級動力學的混合過程,此時劑量稍有增加,血藥濃度便急驟上升,t1/2明顯延長,而產生中毒癥狀,此類藥物如苯妥英、普奈洛爾等。



5. 藥物的毒性反應與疾病的癥狀難以區分時,是因為給藥劑量不足,還是因為過量中毒,如地高辛等。



6.用于防治一些慢性疾病發作的藥物(如茶堿、抗癲癇藥、抗心率失常藥),不容易很快判斷療效,通過測定穩態血藥濃度可適當調整劑量。



7.治療如果失敗會帶來嚴重后果。



8.患有心、肝、腎和胃腸道等臟器疾患,可明顯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體內過程時,血藥濃度變動大,需要進行監測。



9.在個別情況下確定病人是否按醫囑服藥。



10.需要提供治療上的醫學法律依據。



丹大生物治療藥物監測化學發光方案

丹大生物目前已上市17個治療藥物監測(TDM)項目,創新性的實現了小分子化藥及大分子藥物同平臺檢測,解決既往無法同平臺檢測大小分子TDM的臨床痛點,化學發光平臺利用SDC定向偶聯技術,實現結果穩定,批間差小的產品特性。


藥物掰開吃?注意特殊藥物的用藥規范及監測!


藥物掰開吃?注意特殊藥物的用藥規范及監測!


藥物掰開吃?注意特殊藥物的用藥規范及監測!



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