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發布日期:
2023-07-06
瀏覽次數:
0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治療藥物監測(TDM)

治療藥物監測(TDM)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是以免疫分析、色譜分析等測定技術與藥學、臨床的多學科結合。通過對相關藥物進行TDM,可以指導藥物用量的調整,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減少藥物毒副反應的發生,促進精準用藥與個體化醫療的發展。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

?2021年10月




國家發布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藥學門診服務規范等5項規范的通知》,在附件一、附件四的服務管理中均提及藥學門診需要對治療藥物監測的患者進行服務,那么,什么是治療藥物監測呢?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指在藥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PK)原理指導下,應用現代分析技術定量測定患者治療用藥后體液中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濃度,從而設計或調整給藥方案,以實現個體化治療,提高療效,避免或減少藥物毒副反應。TDM核心是個體化藥物治療。




需要進行TDM的藥物通常有以下情況:
1

治療指數低,安全范圍狹窄的藥物;

2

同一劑量在不同患者體內可能出現較大血藥濃度差異的藥物;

3

具有非線性PK特性的藥物;

4

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主要經過肝臟代謝或主要以藥物原形經腎臟排泄的藥物;

5

長期用藥但依從性差的患者;

6

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藥性的藥物;

7

誘導肝酶的活性而致PK及PD顯著改變的藥物;

8

懷疑藥物中毒,但藥物中毒與藥物劑量不足的癥狀相似,臨床無更客觀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指征;

9

聯合用藥易產生相互作用而影響療效;

10

PK、PD個體差異大,尤其因遺傳因素造成顯著性差異的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霉酚酸酯,編碼UGTIA9、UGT2B7、MRP2等基因的遺傳多態性對霉酚酸酯PK有顯著影響,推薦行TDM。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TDM臨床應用日趨規范,有哪些藥物推薦進行TDM?







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



2006年《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移植技術管理規范》
2009年《改善全球腎病預后組織(KDIGO)腎移植受者管理指南》
2014年《中國成人腎病綜合征免疫抑制治療專家共識》
2016年《中國腎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療指南》
2019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臨床應用技術規范》
2021年《實體器官移植他克莫司個體化治療專家共識》















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19年《大劑量甲氨蝶呤亞葉酸鈣解救療法治療惡性腫瘤專家共識》
2020年《抗腫瘤生物類似藥TDM藥學專家共識》















抗生素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09年《美國感染病學會、美國藥師學共同推薦的萬古霉素治療指南》
2015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018年《伏立康唑個體化用藥CPS實踐指南》
2019年《伏立康唑個體化用藥指南》
2020年《中國萬古霉素治療藥物監測指南》
2022年《利奈唑胺治療藥物濃度監測與個體化給藥專家共識》















精神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11年《AGNP精神科治療藥物監測共識指南》
2015年《癲癇診療指南》
2017年《神經精神藥理學治療藥物監測共識指南》















結核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21年《抗結核藥治療藥物監測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強心苷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15年《ACC_AHA_HRS成人室上性心動過速管理指南》
2018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2018年《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















平喘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2017年《兒童時期哮喘JSA指南》
2019年《氨茶堿在兒童安全合理使用的專家共識》














丹大生物治療藥物監測技術臨床應用前景可期

隨著TDM的普及型及規范性,臨床對TDM檢測方法學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其中化學發光檢測技術(CLIA)為TDM提供了操作更簡單、檢測更高效的分析方法。該方法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靈敏度高、檢測效率高等優勢。與普通HPLC法相比,化學發光法檢測對樣本的選擇性要求不高,無需進行復雜前處理,因而大大縮短分析所需的時間,可滿足TDM方法的專屬性、操作簡便、監測周期短等要求,有可能成為未來進行TDM的主流技術。

丹大生物一直為提高患者精準用藥,持續研發創新中,為守護國民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根據客戶與市場需求,丹大生物突破性地實現了小分子與大分子藥物同平臺檢測。目前可開展30余種大分子及小分子藥物濃度檢測。其中大分子藥物包括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戈利木單抗、貝伐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信迪利單抗與PD-L1藥物。其中阿達木單抗在全球已批準用于治療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克羅恩病(包括兒童克羅恩?。?、潰瘍性結腸炎、化膿性汗腺炎、葡萄膜炎等十七種疾病,被應用廣泛。



丹大生物治療藥物監測全自動化學發光解決方案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注意!這幾類藥物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涉及醫院各科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