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發(fā)布日期:
2023-05-11
瀏覽次數(shù):
0

急性胸痛定義


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因其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多樣,致命性胸痛危險性高,所以在急診建立快速、合理、易行的診療程序及路徑,優(yōu)化危險分層和預后評估,正確分流并盡早制定治療決策至關重要。

專家組在最新國內(nèi)外指南/共識的基礎上,結合目前國內(nèi)臨床實踐,經(jīng)多學科專家討論與協(xié)商,共同制定了《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檢測專家共識》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急性胸痛的診斷方法


急性胸痛應遵循“系統(tǒng)、有序、快捷、準確”的原則進行鑒別診斷,同時結合“早期診斷、危險分層、正確分流、科學救治”的原則,針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主動脈夾層(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等高危致命性胸痛進行快速診斷后迅速進入搶救流程;中危胸痛進行動態(tài)評估與監(jiān)測;低危胸痛進行合理分流,早期出院。


所有胸痛患者在首次醫(yī)療接觸后,應在10min內(nèi)完成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檢查,并及時選擇高敏肌鈣蛋白(hs-cTn)、D-二聚體、利鈉肽(BNP/NT-proBNP)等不同機制的心血管標志物進行檢測,以便更準確、更全面地對這些患者進行鑒別診斷、危險分層和預后評估。

推薦意見

針對表現(xiàn)為急性胸痛或伴呼吸困難的急診首診患者,除常規(guī)ECG外,推薦hs-cTn、D-二聚體、BNP/NT-proBNP心血管三項標志物的檢測,以便對患者進行鑒別與診斷、危險分層、預后評估和治療決策。【推薦級別:強推薦】


共識推薦-心血管標志物



01

肌鈣蛋白(cardiactroponin,cTn)

心肌損傷標志物


cTn是心肌損傷時可在血液中檢測到的高特異性和高敏感性的標志物。當cTn>99th正常參考值上限(URL)時,定義為心肌損傷;20%的cTn水平變化是鑒別急性和慢性心肌損傷的關鍵,急性心肌損傷如果同時存在缺血表現(xiàn),則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但應注意非冠脈事件導致的cTn升高。


有研究證明患者出現(xiàn)癥狀3h內(nèi)2次hs-cTn的檢測對診斷心肌損傷的敏感度可達100%;因此針對從發(fā)病到3h以內(nèi)就診的患者,建議采用hs-cTn的0/1h、0/2h和0/3h快速診療流程來確診或排除AMI,但需注意的是快速算法的界值(cut-off值)應與使用的檢測系統(tǒng)對應;使用的方法學不一樣,界值也不一樣。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推薦意見

患者就診后如條件允許應立即檢測hs-cTn(0h),結合醫(yī)院的診療流程及驗證后推薦使用0/1h快速算法;也可根據(jù)醫(yī)院實際情況,選擇0/2h或0/3h算法作為替代;同時需參照方法學特定的界值進行判定?!就扑]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hs-cTn檢測結果升高(>99thURL)提示心肌損傷,但不一定都是由心肌梗死(臨床診斷AMI必須有臨床缺血證據(jù)支持)導致;需要結合臨床表現(xiàn)、ECG及采用同一方法學的hs-cTn的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來判斷。【推薦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hs-cTn具有高度的心肌特異性和檢測敏感性,在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中可以取代傳統(tǒng)的cTn檢測?!就扑]級別:強推薦】



02

利鈉肽

心臟功能生物標志物


利鈉肽作為心臟功能標志物,在心力衰竭預測、診斷/排除診斷、危險分層、治療決策、評價治療效果、預后判斷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在急性胸痛的危重度評估、危險分層和預后判斷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BNP/NT-proBNP還是機體應激標志物。

推薦意見

對于急性胸痛或伴呼吸困難的患者,應檢測BNP或NT-proBNP以排除心衰發(fā)生的可能。BNP<100ng/L、NT-proBNP<300ng/L時通??膳懦毙孕乃サ目赡埽欢鳥NP<35ng/L、NT-proBNP<125ng/L時可排除慢性心衰的可能?!就扑]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考慮急性心衰診斷時,NT-proBNP的診斷臨界值應根據(jù)年齡和腎功能進行調(diào)整[50歲以下:>450ng/L;50~75歲:>900ng/L;75歲以上:>1800ng/L;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200ng/L]?!就扑]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BNP或NT-proBNP檢測有助于對急性ACS和APE患者進行危險分層和預后評估,并建議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以評估病情的變化。【推薦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ARNI類藥物和重組人BNP類藥物等通過增加BNP水平發(fā)揮作用,BNP不能如實反映心臟功能狀況;NT-proBNP檢測結果不受此類藥物的影響,建議對使用此類藥物的患者進行NT-proBNP檢測。【推薦級別:強推薦】



03

D-二聚體

凝血標志物


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經(jīng)纖溶酶水解產(chǎn)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當血液中的檢測值低于陽性界值時,說明體內(nèi)沒有血栓形成和溶解。


2018年ESC指南明確D-二聚體與包括Wells評估量表在內(nèi)的其他臨床評估指標一起使用,可幫助臨床醫(yī)生快速判斷APE的可能性,提高診斷效力。


臨床評估低度和中度APE風險的患者,建議先進行D-二聚體檢測,結果陰性可以安全排除APE,陽性則需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推薦意見

基于ELISA或同源方法的D-二聚體(<500ng/mL,F(xiàn)EU)可直接應用于臨床評估低度和中度APE風險患者的排除。【推薦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基于ELISA或同源方法的D-二聚體(<500ng/mL,F(xiàn)EU)也可用于AAD的排除。【推薦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評估D-二聚體檢測結果的診斷價值時應該考慮年齡等生理因素的影響;超過50歲的患者,建議采用(年齡×10)ng/mL作為正常參考值。【推薦級別:強推薦】

推薦意見

基于D-二聚體檢測缺乏國際認證的內(nèi)部對照或校準品,不同實驗室結果不具可比性,建議在動態(tài)監(jiān)測時采用同一方法。【推薦級別:強推薦】


其他心血管標志物


CK-MB同工酶在20世紀80年代被發(fā)現(xiàn),并一度成為診斷AMI的金標準。近年來發(fā)現(xiàn)CK-MB其特異性不強,尤其是在骨骼肌損傷、運動損傷或伴有腎功能衰竭的非心臟手術中增高很常見。在hs-cTn出現(xiàn)以后,2021年ESC正式發(fā)文,提出告別CK-MB作為心肌損傷標志物。


肌紅蛋白(myoglobin,MYO)MYO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它從梗死心肌釋放的速度比cTn和CK-MB快,大面積心肌梗死(如STEMI)后2 h即可檢測到,但STEMI的早期診斷主要基于ECG ST段抬高,不依賴任何生物標志物進行治療決策(再灌注治療)。對于NSTEMI的診斷,相較于cTn尤其是hs-cTn,MYO既不敏感,又無特異性,所以目前在臨床AMI診斷上,除hs-cTn外不推薦使用其他心肌損傷標志物。


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H-FABP是一種在細胞質(zhì)中發(fā)現(xiàn)的相對較?。?5 000)的蛋白,在心肌缺血或梗死的早期就被釋放。多項研究表明,H-FABP在診斷AMI時的綜合敏感性和特異性為81%和80%[58]。H-FABP升高的患者更容易發(fā)生死亡、復發(fā)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59]。但相較于hs-cTn,無論合用還是單獨使用,H-FABP不能增加對ACS診斷、危險分層和預后判斷方面的價值。


肌球蛋白結合蛋白C(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以及和肽素ESC 2021 NSTE-ACS指南中明確指出,在NSTE-ACS診斷評估中使用的眾多其他生物標志物中只有MYBPC[60]以及和肽素[61-62]可能在特定的臨床環(huán)境中與cTn聯(lián)合使用才具有額外臨床價值。MYBPC在血液中含量比cTn高,因此可考慮作為cTn的替代指標或者通過聯(lián)合cTn來提高其診斷的有效價值[60]。和肽素由于其內(nèi)源性表達量比較廣泛,因此在hs-cTn檢測不可能的條件下,可使用和肽素作為早期排除心肌梗死的生物標志物。


hs-cTn以其高度的心肌特異性和檢測敏感性,被認為可取代MYO、CK-MB、H-FABP、和肽素[63-66]以及傳統(tǒng)cTn檢測,作為ACS診斷的首選心肌損傷標志物。


其他生物標記物可溶性生長激素表達基因2蛋白(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是白細胞介素-1受體家族的生物標志物之一,是一個炎性指標,也是心衰標志物。在一項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研究中,ST2明顯升高,提示ST2是心衰預后及治療監(jiān)測的標志物。


心血管三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意義


心血管三項標志物hs-cTn、BNP/NT-proBNP、D-二聚體聯(lián)合應用的建議,不但可以用于以急性胸痛或伴呼吸困難為主訴的患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還可用于對各類重癥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和基于風險評估制定治療決策。


以胸痛或伴有呼吸困難為主訴的急診和重癥患者,應盡快抽血檢測心血管三項標志物(hs-cTn、BNP/NT-proBNP、D-二聚體)以協(xié)助臨床對患者進行快速分類、診斷、排除診斷、快速治療,同時準確快速地識別高危患者,確定嚴重“致死性”胸痛的病因,包括AMI、AAD和APE,并同時評估是否伴有心力衰竭。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心血管三項標志物在重癥患者中的應用


對于重癥患者,心血管三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不但可以評估心臟相關狀況,還是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后評估的重要指標。例如危重癥患者hs-cTn,BNP/NT-proBNP和D-二聚體三個指標都會升高,包括休克、重度感染和膿毒癥等,因此在所有危重癥患者中,推薦使用心血管三項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作為重癥監(jiān)測、評估、預后判斷和治療決策的指標。

推薦意見

心血管三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具有時效性、精確性和特異性等優(yōu)勢,在急診、重癥醫(yī)學和胸痛中心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地幫助臨床醫(yī)生快速診斷或排除造成急性致死性胸痛或伴呼吸困難的疾病,并能對患者進行早期危險分層和預后判斷,作為臨床診斷的補充,有助于臨床決策的制定?!就扑]級別:強推薦】


丹大全自動化學發(fā)光解決方案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檢測項目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丹大熒光免疫層析(POCT)解決方案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檢測項目


指南與共識 | 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版)



內(nèi)容來源:急診創(chuàng)傷疼痛管理共識專家組.急診胸痛心血管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專家共識.2022, 31(4): 436-441.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