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氟尿嘧啶血藥濃度比較
對照組的氟尿嘧啶血藥濃度為?279.83 ± 41.25 ng/ml,觀察組的氟尿嘧啶血藥濃度為?224.15 ± 21.87ng/ml,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 < 0.05)。
2、?近期療效比較
疾病控制率觀察組為 71.11%,對照組為 48.89%,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 1:
3、癌因性癥狀評分比較
兩組的癌因性疼痛、癌因性疲乏評分在治療后均較治療前降低(P < 0.05),而治療后的癌因性疼痛、癌因性疲乏評分在觀察組中均較對照組更低(P < 0.05)。見表 2:
4、血清腫瘤標(biāo)志物水平比較
兩組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在治療后均較治療前降低(P < 0.05),而治療后的血清?CEA、
CA125、CA199 水平在觀察組中均較對照組更低(P < 0.05)。見表 3。
5、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
惡心嘔吐、腹瀉、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在觀察組中均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4。
6、?遠(yuǎn)期生存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 1 年存活率、2 年存活率均較對照組增高(P < 0.05),見表 5:
7、生存質(zhì)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存活患者在隨訪 1 年、2 年時的生存質(zhì)量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 < 0.05)。見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