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霉素谷濃度78例患者中,首次監測萬古霉素谷濃度結果0.66~28.92ug/mL,平均(10.80±6.56 ug/mL),具體分布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首次監測萬古霉素谷濃度滿足10~20ug/mL的病例僅占28.2%。
劑量調整根據初次監測結果,共有19例進行萬古霉素用藥劑量調整,調整方案采用調整單次劑量和/或給藥頻次來實現,具體調整情況見表2。由表2可見,目前醫師對于萬古霉素預期的應達谷濃度范圍掌握水平不一致。初次監測濃度偏低(<5ug>20ug/mL)的12例,降低治療Et劑量的僅有6例。大多數醫師仍將說明書推薦的谷濃度5~10ug/mL作為靶濃度。此外,還出現2例明顯劑量調整失誤病例(對于谷濃度為<5ug/mL和15~20ug/mL分別給予降低和增加Et劑量。
?

?
萬古霉素谷濃度與抗感染治療的相關性以及醫院長療程用藥的普遍性,若僅憑經驗性用藥,達標率(5~20 ug/mL)雖然能夠達到70.5%,但此濃度范圍跨度較大,不能滿足指南個體化治療的用藥目的。例如,對于復雜性感染,包括醫院獲得性肺炎、腦膜炎、膿毒癥等,萬古霉素血藥。谷濃度應達到15~20 ug/mL。而實際調查發現,指證性治療的13例肺內感染治療中,僅3例萬古霉素谷濃度>15 ug/mL,其中2例顱內感染治療谷濃度僅為7.28 ug/mL和9.24 ug/mL,因此,監測結果比預測結果更為重要,進行TDM具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