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是第二代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抗真菌譜廣,對曲霉菌、念珠菌、鐮刀霉菌、新型隱球菌及皮炎芽生菌等具有較強抗菌作用,是治療侵襲性曲霉病的首選藥物[1]?,是血液病、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防治侵襲性真菌感染的一線用藥[3]?。隨著伏立康唑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合理用藥也越來越多[3-6]?。
由于伏立康唑患者年齡、藥物相互作用、CYP2C19基因多態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推薦對肝功能不全患者、聯合使用影響伏立康唑藥代動力學藥物的患者、CYP2C19基因突變患者、重癥真菌感染危及生命的患者、發生伏立康唑藥物不良事件或療效不佳的患者進行伏立康唑血藥谷濃度監測,目標濃度范圍在 0.5~5.0mg/L之間。在相關調查發現有40例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受損的患者(主要為老年人)和5例嬰幼兒未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由于老年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發生改變,加之肝功能受損,需監測伏立康唑的血藥濃度以確保用藥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兒童的肝血流速度快,代謝快,藥物消除會更明顯,且藥代動力學個體差異較大,尤其是新生兒,其目標谷濃度達標率偏低,故對兒童和嬰幼兒測定伏立康唑血藥濃度是有必要[7]?。對于嬰幼兒、兒童、老年人及肝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建議應遵循相應指南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并注意調整劑量方案和給藥方式。